这家“最聪明的公司”上半年巨亏52亿,现赴港上市
2015年,德国汉诺威电子展的开幕仪式上,手机刷脸支付功能让不少人记住了“旷视科技”这个名字。而其上市的消息,更是将这家AI行业的“翘楚”推向了正热的风口。
此前,旷视科技多次传出IPO传闻,如在美国上市,或是中关村示范区已向上交所提交了包含旷视科技在内的科创板名单。一时间,关于旷视科技上市地点的猜测众说纷纭。
近日,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旷视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此次上市,高盛、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同为旷视科技上市保荐人,拟募集资金暂未披露。
这意味着,公司正式向港股进军。作为AI界的独角兽,旷视科技为何“放弃”A股市场和美国,而是选择赴港上市?
旷视科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1年。彼时,创始人印奇、唐文斌和杨沐共同出资建立了北京旷视。值得一提的是,三位创始人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姚期智实验班,该班级是由国内唯一的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设立,被誉为“姚班”。
2013年,为了吸引境外投资者,三人通过境外投资的控股公司注册了旷视科技。截至目前,印奇、唐文斌和杨沐分别持有公司8.21%、5.9%、2.27%的股权,并且已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
除了创始人外,公司背后的其他股东也颇为“亮眼”。
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至今,公司共获得了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创新工场、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启明创投和蚂蚁金服等公司。但今年5月,联想、创新工场等参与A轮融资的投资方从公司股东名单中退出。
根据招股书,阿里也间接参股了旷视科技,占比近三成。具体来看,阿里巴巴通过淘宝中国、API(HK)Investment Limited等阿里系更是一共持有更是29.41%的股权。
除阿里系外,持股5%以上的股东还有AI Mind Limited、Machine Intelligence Limited、国风桥投资,持股比例分别为5.57%、6.19%、11.27%。
需要指出的是,旷视科技采取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分为A股和B股。其中,持有A股的股东每股拥有10股投票权,B股是每股一票。如若此次成功上市,旷视科技将成为继小米、美团之后第三家同股不同权的港股企业。
根据招股书,旷视科技是一家世界级人工智能公司,深度学习是核心竞争力。2012年,公司开始经营Face++开放平台,此后通过提供Face ID解决方案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落地,2018年拓展至供应链物联网垂直领域。
发展至今,公司形成了一套人工智能赋能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SaaS)、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个人设备)、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四个方面,同时给公司贡献了绝对的收入。
据悉,2016年-2018年,旷视科技实现收入6777.8万元、3.13亿元、14.27亿元。然而,在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公司却仍存于亏损状态,近三年净利润分别为-3.13亿元、-14.27亿元、-33.52亿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49亿元,但巨亏52亿元。
对于上述亏损,旷视科技表示是由于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及持续的研发投资所致。除去这部分影响,2016年-2018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9200万元、-1.42亿元,2018年实则实现了盈利,净利润3220万元。
那么给公司盈利带来影响的优先股和研发投资的情况到底如何?
IPO日报翻阅招股书发现,2019年公司在亏损52亿元情况下,其中“公允价值变动”部分亏损就达到51.21亿元。这是因为公司经历了多次融资,而融资的方式均通过优先股的方式进行。
业内人士表示,此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亏损激增,意味着过去两年旷视科技的融资能力快速提高。
此外,招股书提到,如果任何集团公司或创始人的恶意、蓄意不当行为或重大过失对集团公司的资产或业务造成重大且不利影响,或是公司截至2021年1月1日仍未完成合资格首次公开发售,公司须赎回优先股。
另一方面,公司近年来加大了在研发上的投入,费用由2016年的7820万元上升至2018年的6.13亿元。其中,2018年研发费用在收入中占比高达43%。但公司表示,研发活动具有不确定性,投入的资金未必会获得相应的收益,继而会导致公司收入以及盈利能力下降。
研发投入也反映在了技术上。旷视科技自主研发了Brain++深度学习框架、计算机视觉算法及平台软件,以赋能物联网设备。公开信息显示,公司曾两年跻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最新发布的两项“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之中。
此次赴港上市,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招聘人工智能科研人员、工程专家与行业垂直领域专家等;拨付主要研发项目所需资金;建立数据中心;丰富解决方案种类,加强产品开发的实力;进一步改善销售及市场推广计划;拟用于未来两年实施全球扩张战略及投资、收购等事宜。
见习记者 杨紫薇
编辑 吴鸣洲
欢迎投稿、爆料